中国央行“放水”猛于美联储?比特币牛市密码或藏于PBOC流动性!

关税阴影下的喘息:短暂的平静还是新平衡的起点?

事件性冲击与市场自愈

关税摩擦,这玩意儿就像隔三差五来一场的暴风雨,每次都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上周总算消停了几天,但别高兴太早,这种喘息能持续多久,我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关税问题它不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因素,而是一种突发事件,说白了,就是一惊一乍的。它带来的更多是资金的避险需求,引发市场情绪的瞬间崩塌,所以波动性自然就非常大。

很多人把关税看得过于严重,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一样。但话说回来,市场这东西,适应能力强得超乎你的想象。一旦市场确认了关税带来的基本面改变和避险情绪的彻底释放,它总能找到新的平衡点。这就是为什么,即使经历了一周的动荡,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还是能在上周五以收涨结束。这种韧性,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

VIX指数的警示:历史会重演吗?

要说上周市场有多恐慌,看看VIX指数就知道了。这玩意儿直接飙到了近期新高,过去几年能跟它“媲美”的,除了去年日本央行突然加息的极端情况,再就是2020年疫情爆发时引起的金融动荡了。所以说,上周的波动,绝对是历史罕见的级别。这种波动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一阵风,吹过之后,总会留下些什么。

不过,VIX指数的飙升,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市场的情绪是多么脆弱,多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种脆弱性,在加密货币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时刻保持警惕,永远不要对市场掉以轻心,才是生存之道。

降息迷雾:美联储之外的另一只手

广义货币与比特币:亦步亦趋的十年?

当关税的喧嚣逐渐平息,影响加密货币市场走势的,终究还是要回到“通胀”和“降息”这两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说白了,只有降息,才能真正迎来“水漫金山”的局面,也才能为以比特币为首的风险资产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这种逻辑,其实并不难理解。对比过去十年全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比特币的走势,你就能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关性。比特币过去十年的巨大涨幅,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全球M2暴增的基础上的,而且这种相关性远超其他金融数据。说白了,就是钱多了,总要找地方去,而比特币,恰好成了其中一个不错的选择。

PBOC资产规模:被忽视的东方力量

现在加密货币市场似乎都把目光死死盯住美联储的降息路径,恨不得每天都对着鲍威尔的照片烧香。但我觉得,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更值得关注的数据——PBOC资产规模,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规模。它反映的是当前中国货币的流动性情况,这玩意儿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美联储的任何举动。

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西海岸的金融市场时,恰恰忽略了我们自己的金融流动性。但实际上,它与比特币的涨跌幅同样息息相关。毕竟我们可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体量摆在那里,影响力不容小觑。与其天天猜测美联储的心思,不如多关注一下我们自己的“钱袋子”。

数据背后的真相:PBOC的流动性密码

历史周期中的PBOC:牛熊转换的推手?

仔细研究比特币过去三个周期的涨幅与PBOC资产规模增长的变化,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种相关性波动几乎贯穿了每一次比特币的大涨,而且刚好和每四年一次的周期相对应。这可不是巧合,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

PBOC的流动性,在2020-2021年的加密货币牛市、2022年的熊市、2022年-2023年初从周期低点的复苏、2023年第四季度(比特币ETF获批之前)的飙升,以及2024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的回调整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说白了,PBOC的“钱袋子”松一松,加密货币市场就能抖三抖。

2024:选举牛与流动性回落

更有意思的是,在2024年美国大选前几个月,PBOC的流动性再次转为正值,直接催生了一波所谓的“选举牛”。这种“选举牛”到底是因为大选,还是因为PBOC的流动性,我觉得后者可能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但要注意的是,PBOC的规模在2024年9月后开始回落,并在2024年底触底回升,目前涨至了过去一年的高点。从数据相关性来看,PBOC流动性的变化通常先于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市场的大幅波动。所以,接下来加密货币市场会怎么走,PBOC的“钱袋子”可能已经给出了预示。

全球视野下的货币政策:谁在真正“放水”?

2017:美联储紧缩下的比特币狂欢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比特币的上涨,必须要有美联储的“放水”才行。但事实并非如此。在2017年的比特币牛市中,美联储不仅没有“放水”,反而全年加息了三次,还搞了量化紧缩。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币为首的风险资产在2017年的表现依然非常乐观,原因很简单:PBOC规模在那一年创下了新高

所以说,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美联储身上。有时候,我们自己的“钱袋子”才是更重要的。

PBOC与标普500:隐秘的关联?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是标普500的涨幅,也与PBOC的流动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历史数据来看,PBOC总资产规模与标普500的年度相关性系数约为0.32(基于2015-2024年数据)。虽然这个相关性不算特别高,但也足以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PBOC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与美联储议息会议的时间窗口有重叠期,所以这种相关性会在短期被放大。但无论如何,这都提醒我们,要用全球视野来看待问题,不要只盯着一个篮子里的鸡蛋。

流动性之源:中国市场的潜力与挑战

降准降息的预期:政策工具箱的底牌

总而言之,我们要密切关注美联储的“放水”情况,但同样不能忽视国内的金融数据变化。一周前的新闻已经说了:“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这意味着,我们手握着不少“底牌”,随时可以根据情况出招。我们要做的,就是紧跟这些变化,抓住可能出现的机遇。

42万亿美元的存款:沉睡的巨龙?

值得注意的是,从资产规模来看,截止2025年1月,中国的存款总额为42.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存款总额约为17.93万亿美元。不得不说,从存款规模上看,我们拥有更多的金融可能性。如果流动性能够得到改善,或许会迎来某种意想不到的变革。这42.3万亿美元,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一旦醒来,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香港的启示:资金流入的通道

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探讨的问题是:资金的流动性如果有了,是否能顺利流入加密货币市场?毕竟,国内还存在一些限制。但香港已经给出了答案。从政策的宽松程度和便捷性来看,现在的香港已经和几年前完全不同了。它就像一个桥头堡,为资金流入加密货币市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通道。

Pos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