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PI降温藏隐忧:关税大棒或引爆新一轮通胀
别高兴太早:美国CPI降温背后的隐忧
华尔街的狂欢与现实的裂痕
隔夜,美元指数像一辆失控的列车,一头扎进了深渊,跌破了近六个月来的新低。华尔街那帮人估计又开始弹冠相庆,觉得通胀终于被驯服了。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回的CPI数据,水分可不小。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3月CPI数据,乍一看确实喜人:同比上涨2.4%,环比更是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核心CPI也双双低于预期。但这就像是给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打了一针吗啡,暂时缓解了痛苦,但掩盖不了病情恶化的事实。
别被CPI数据蒙蔽双眼:关税大棒下的通胀阴影
为什么我说这数据水分大?因为别忘了,还有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全面关税政策。特朗普那老小子要是真把关税大棒挥下来,进口商品价格肯定要水涨船高。到时候,这点CPI降幅,根本不够看。
你以为通胀真的被控制住了?图样图森破! 这次CPI下降,很大程度上是能源价格下跌的功劳。但地缘政治风险一天不消停,油价就一天不可能安稳。而且,服务业通胀仍然顽固,住房成本更是高居不下。这些结构性问题,不是靠一两个月的CPI数据就能解决的。
所以,别被华尔街的狂欢蒙蔽了双眼。CPI数据降温,只是暂时的喘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呢。
Pos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