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奥马哈朝圣:巴菲特光环下的价值投资困境与A股启示

七赴奥马哈:朝圣巴菲特与价值投资的幻灭?

今年是我第七次踏上前往奥马哈的朝圣之旅,参加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尽管笼罩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阴影之下,但这似乎并未阻止全球投资者涌向奥马哈,瞻仰“股神”的风采。奥马哈早已人满为患,内布拉斯加家具城的停车场被改造成临时的房车营地,空气中弥漫着热狗和廉价啤酒的味道。奥马哈世纪互联中心体育馆内,数万个座位座无虚席,仿佛一场盛大的宗教仪式。

巴菲特今年已经 94 岁高龄,行将 95。他依旧思维敏捷,妙语连珠,但岁月的痕迹无法掩盖。他步履蹒跚,略显吃力,让人感慨时光的无情。即便贵为“股神”,也难逃衰老的命运。然而,巴菲特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他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却依然坚持用五个多小时回答投资者们提出的几十个问题,内容涵盖关税战、经济形势、投资理念以及如何投资超过 1000 亿美元的现金储备等方方面面。

巴菲特光环下的隐忧:关税战与全球经济的迷茫

巴菲特股东大会,一度被认为是价值投资者的精神家园。但今年,我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价值投资的理念是否还能适应这个时代?我开始怀疑,这场朝圣之旅,究竟是坚定了我的信仰,还是让我看到了价值投资的局限性?

巴菲特在回答关于关税战的问题时,虽然没有直接点名批评,但他明确表示关税战不利于全球贸易。此前,他也曾将关税战比作一种“战争行为”。这无疑表明了他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对态度。他强调,自由贸易能够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是实现全球经济繁荣的最大保障。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的贸易争端,已经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供应链被打乱,企业盈利下降,消费者信心受挫。在这样的背景下,价值投资还能否发挥作用?

价值投资的本土化困境:A股市场的散户基因

多年以前,大约是 2019 年,我和林总一同参加了巴菲特股东大会,并在中美投资人酒会上发表演讲。林总曾问我,为什么每年都要不远万里来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知道,这趟行程确实非常辛苦,要坐 20 多个小时的飞机,还要中转一次才能到达奥马哈。倒完时差回国后,还要继续倒时差。我当时回答说,我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不仅仅是为了朝圣巴菲特,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借助巴菲特股东大会这个全球最大的投资盛会,借助巴菲特这个最大的全球投资 IP,让价值投资能够深入人心。因为 A 股市场还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价值投资在 A 股市场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真心相信,真正执行的人会更少。

巴菲特也曾说过,价值投资在任何市场都是少数派。现在看来,在 A 股市场可能真正能够做到价值投资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借助每年一次的巴菲特股东大会,让投资者们看到做价值投资才是取得长期投资胜利的法宝。其他的投资方法虽然也有少数人成功,但是能够取得长期成功的非常少,很多投资方法的成功只是昙花一现。比如像林园总从 8000 块钱入市,做到百亿身家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也是做了很长时间的价值投资才能取得这样的结果。我身边也有一些新生代做价值投资实现财富自由的,比如我认识的江西的一个牛散叫风雨同心谢峰,他同样是 8000 块钱入市,通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在也做到了一个小目标以上,可以说做价值投资在 A 股市场同样适用,只不过更艰难,因为 A 股市场的波动性比较大,而且上市公司质量良莠不齐,政策面的影响也较大,也要解读政策。在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的时候,要承受住煎熬的时间,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价值投资。

奥马哈朝圣:一场关于信仰的试炼

每年奔赴奥马哈,与其说是一场投资的学习,不如说是一场关于信仰的试炼。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渴望找到一种能够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投资理念。价值投资,无疑是许多人的选择。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寻找被低估的优质企业,长期持有,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这种理念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你需要具备深入研究企业的能力,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价值回归,更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抵御市场的诱惑。

A 股市场是一个充满诱惑和陷阱的市场。各种概念炒作层出不穷,内幕交易屡禁不止,散户投资者往往追涨杀跌,最终成为市场的牺牲品。在这样的市场中,坚持价值投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耐心。

然而,即使在 A 股市场,价值投资依然有其生存空间。一些优秀的投资者通过深入研究企业,长期持有优质股票,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们的成功证明,价值投资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可以在实践中实现的。

但是,价值投资并非万能灵药。它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够战胜市场,也不能让你一夜暴富。它只是一种投资理念,一种思考方式。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的特点,灵活运用价值投资的原则。你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每年的奥马哈朝圣之旅,都是一次对价值投资理念的再思考。在这里,我不仅能够聆听巴菲特的智慧,更能够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价值投资者,与他们交流经验,分享心得。这种交流能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投资信念,也能够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价值投资的局限性。

价值投资的道路注定是孤独的。你需要抵御市场的诱惑,需要承受业绩的压力,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投资决策。但是,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最终你会发现,价值投资不仅能够让你获得财富,更能够让你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或许,这才是奥马哈朝圣之旅真正的意义所在。

价值投资在中国: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巴菲特股东大会上,价值投资的理念被奉为圭臬,但在中国,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A股市场有着独特的“国情”,散户主导、政策干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让价值投资的实践面临重重挑战。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被低估的优质企业,长期持有,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这在成熟的欧美市场行之有效,但在A股市场,却常常遭遇“水土不服”。一方面,A股市场投机氛围浓厚,题材炒作盛行,价值被长期忽视。另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的质量参差不齐,财务造假、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使得价值投资的“标的”选择变得异常困难。

此外,A股市场政策干预较多,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这使得价值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解读政策,甚至预测政策走向,这无疑增加了投资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价值投资在中国并非没有机会。一些优秀的投资者通过深入研究行业和公司,挖掘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他们用实践证明,价值投资在中国是可行的,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价值投资在中国面临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不完善,导致一些“僵尸企业”长期占据市场资源,这使得价值投资者难以避免踩雷的风险。此外,A股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行为屡禁不止,这损害了价值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要让价值投资在中国真正生根发芽,需要从根本上改变A股市场的生态。需要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只有这样,价值投资才能在中国迎来真正的春天。

当然,价值投资本身也需要不断进化和适应。在A股市场,单纯的“价值挖掘”可能已经不够,还需要结合成长性分析,选择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此外,还需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巴菲特的慈善与遗产:光环背后的责任与传承

巴菲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投资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他将巨额财富捐赠给慈善事业,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社会责任。然而,在慈善的光环背后,我们也需要思考,巴菲特的慈善行为是否仅仅是一种“赎罪”,还是真正出于对人类的关怀?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期间,恰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立60周年。现场销售的唯一一本书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60周年纪念册。由于这本书特别火爆,投放的 8000 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我也想买一本用来纪念一下,但是还没来得及买就已经被抢完了。巴菲特亲自签名的 50 本书是作为慈善拍卖的,拍卖价格很高,一本都要一万多美元,用来捐给一个慈善基金会,可以说巴菲特做慈善也是他一生践行的事业,包括他立下遗嘱表示,持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上千亿美元的股票将来也会全部用来做慈善,这一点也让我们对巴菲特老人非常尊重。

巴菲特的慈善行为无疑值得肯定,但他巨额财富的积累,也离不开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掠夺资源等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这些财富的积累,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公和环境的破坏。巴菲特的财富,也无法完全摆脱这些原罪。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巴菲特的慈善行为。毕竟,他将巨额财富捐赠给慈善事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改善社会的不公。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慈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制度,限制资本的过度积累,保障工人的权益。

此外,巴菲特的慈善行为也体现了一种传承的理念。他希望通过慈善,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影响更多的人。这种传承,不仅仅是财富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承。巴菲特希望他的慈善行为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但是,慈善的传承也面临着挑战。下一代是否能够继承巴菲特的价值观,是否能够继续将巨额财富用于慈善事业,这都是未知数。毕竟,财富往往会腐蚀人心,让人迷失方向。因此,巴菲特的慈善事业能否持续下去,仍然是一个问号。

伯克希尔的未来:接班人与投资理念的延续

巴菲特的接班人问题,一直是投资界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宣布将在年底退休,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掌门人之位交给格雷格·阿贝尔。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猜测,在巴菲特退休后,伯克希尔·哈撒韦能否延续过去的辉煌?

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 60 年,实现了年化近 20% 的收益率,累计回报达到了惊人的 5.5 万倍,跑赢标普 500 指数 300 倍。这个成绩可谓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所以大家也很关注。在巴菲特讲完一天之后,突然宣布年底会退休,辞去伯克希尔·哈撒韦掌门人的职位,让他的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完全掌管公司。

然而,投资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不同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理念。格雷格·阿贝尔能否延续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能否继续挖掘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巴菲特也说还会经常回公司,在某些事情上可能还会帮忙、把关,但是具体的决策由接班人来继承,投资是比较个性化的,不知道在换了掌门人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能不能在未来的 60 年延续过去 60 年巴菲特时代的奇迹,这一点也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巴菲特已经坚持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 60 年,所以当他在会议结束的时候突然宣布年底退休之后,整个现场反应还是比较热烈,因为大家充满了不舍,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于每年听巴菲特讲价值投资,每年来参加股东大会,明年他很有可能不参加,或者参加了也不会回答很多问题,因为他确实岁数比较大了,他也幽默地说喝杯可乐压压惊,实际上他本人对很多事情是看得比较淡的,甚至看淡生死。

此外,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规模巨大,这使得它在投资决策上受到更多的限制。一些小型的、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往往不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错失了一些重要的投资机会。

因此,在巴菲特退休后,伯克希尔·哈撒韦面临着诸多挑战。格雷格·阿贝尔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带领伯克希尔·哈撒韦继续前进,延续巴菲特的辉煌。这不仅需要卓越的投资能力,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关税战阴影:全球经济的脆弱与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无疑是悬在全球经济头上的一把利剑。它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加剧了地缘政治风险,也让全球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并思考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巴菲特在回答关于关税战的问题时,虽然措辞谨慎,但也表达了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他认为,自由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关税战则会阻碍全球贸易的发展。然而,特朗普政府却一意孤行,不断加征关税,这无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关税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其次,它会扰乱全球供应链,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第三,它会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增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关税战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如果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全球贸易体系将会崩溃,全球经济将会陷入衰退。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的原则。

然而,仅仅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积极推动全球经济的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关税战的阴影,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巴菲特对关税战的担忧,也反映了投资者普遍的焦虑情绪。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决策。这无疑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也给价值投资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美国债务危机:繁荣表象下的隐患

巴菲特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他最担心的财政政策,特别是美国政府通过大量的举债来发展。现在美国政府的负债已经高达36万亿美元,而美国GDP一年才25万亿美元,它的负债率越来越高,而且每增加1万亿美元的负债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一论断揭示了美国经济繁荣表象下潜藏的巨大风险——不断膨胀的国债。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的国际地位,可以轻松地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然而,这种模式并非没有代价。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的偿债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一旦债务危机爆发,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债务规模。相反,他们还在不断地推出新的财政刺激计划,进一步加剧了债务问题。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只会让美国经济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近期,由于很多国家对于美国政府负债担心,加上关税战造成的不确定性,美债被抛售,我们教科书上讲到的无风险利率,就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结果最近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飙升到4.5%。这还是无风险利率,美元被视为避险资产,但是这一次大家避的就是美元的风险,所以美元指数也一度出现大跌。

美国的债务危机,不仅是美国自身的问题,也是全球经济的问题。如果美国爆发债务危机,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因此,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美国债务危机带来的风险。

然而,在当前国际政治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合作面临着诸多挑战。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对国际合作缺乏兴趣。这使得解决美国债务危机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美国债务危机仍然是悬在全球经济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自由贸易的挽歌:美国还能否担当灯塔?

世界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盛行,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崩溃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还能否担当自由贸易的灯塔,继续维护全球经济的繁荣?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一直以来,美国都以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和捍卫者自居。它推动了多边贸易谈判,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然而,近年来,美国却背离了自由贸易的原则,开始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无疑是对自由贸易理念的背叛。

可以说现在世界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要捍卫自由贸易,捍卫世界贸易规则,捍卫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美国还能不能承担起所谓的自由灯塔的作用,继续维护世界自由贸易,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也是巴菲特老爷子最担忧的,当然也是我们每一个投资人最担忧的。

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也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它导致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也加剧了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最终只会让美国走向衰落。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正在试图改变全球贸易规则,建立一套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新的贸易体系。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多边主义的原则,也破坏了国际社会的互信。如果美国成功地建立起这样一套新的贸易体系,全球贸易将会陷入混乱,世界经济将会遭受重创。

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捍卫自由贸易的原则。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维护全球经济的繁荣,实现共同发展。

Pos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