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讯股份业绩“幻觉”:AI泡沫下的增长困境与机构评级的“假象”

彩讯股份业绩说明会: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秀?

彩讯股份(300634)在2025年4月29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与其说是真诚地向投资者剖析公司经营状况,不如说是一场经过周密策划的公关表演。董事长杨良志、总经理白琳等高管悉数登场,在网络远程的“云端”之上,试图用一连串精心包装的数字和“未来愿景”,掩盖其业绩增长的乏力以及对AI概念的过度炒作。

业绩增长的“幻觉”:数字游戏与真实困境

彩讯股份声称2024年实现了营收和扣非净利润的双增长,营收同比增长10.41%,扣非净利润增长16.81%。但仔细分析这些数字,就会发现其增长的质量令人怀疑。在经济大环境普遍复苏的背景下,10%的营收增长并不能算亮眼,更何况,扣非净利润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自主研发的I技术底座与行业领先的双中台战略”的投入。这种重研发、轻应用的策略,是否真的能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值得我们深思。与其粉饰太平,不如坦诚地面对市场竞争的残酷,以及自身在技术转化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短板。

Rich IBox:是创新引擎还是空中楼阁?

Rich IBox作为彩讯股份着力打造的“全自研I应用开发平台”,被寄予厚望。彩讯声称其集成了DeepSeek-V3、DeepSeek-R1及阿里云的多款先进大模型,并在Hugging Face MTEB中文榜单上名列前茅。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个所谓的“全球第一”究竟有多大的含金量?在AI领域,榜单排名并不能完全代表产品的实际应用价值。更何况,彩讯股份作为一个传统的软件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驾驭这些先进的大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

毛利率的“稳定”:藏在数字背后的真相

彩讯股份宣称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39.15%,较上年同期提升0.48个百分点,并以此证明其“稳健经营态势”。然而,毛利率的微小提升,并不能掩盖其盈利能力增长的乏力。要知道,在软件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是常态,如果不能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毛利率的显著提升,那就意味着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正在下降。彩讯股份的“稳定”毛利率,很可能只是靠压低成本或者牺牲服务质量来实现的,这并非长久之计。

利润下滑的“障眼法”:投资收益的把戏

对于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滑,彩讯股份将其归咎于投资收益的减少。这看似合理的解释,实则是一种“障眼法”。诚然,投资收益的波动会对净利润产生影响,但这并不能掩盖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如果一家企业过于依赖投资收益来维持利润增长,那就说明其主营业务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彩讯股份应该反思的是,如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将利润下滑归咎于外部因素。

未来增长点的“承诺”:数字员工的泡沫?

彩讯股份将“数字员工”视为未来的增长点,并声称已经在客服、营销销售、企业内部办公等场景进行了布局。然而,数字员工的概念并不新鲜,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了大量的类似产品。彩讯股份的数字员工产品,究竟有何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技术水平、应用场景、客户体验等方面,是否真的能够超越竞争对手?更何况,数字员工的应用还面临着伦理、法律、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彩讯股份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行业对比的“伪装”:避重就轻的策略

在谈到行业整体业绩时,彩讯股份引用了工信部的数据,并声称其营收和扣非净利润的增长“良好”。这种对比方式,显然是避重就轻。彩讯股份应该将自己与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进行对比,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跑赢平均水平。要知道,在科技领域,不进则退,如果不能持续创新,就只能被市场淘汰。

行业前景的“诱惑”:AI神话的陷阱

彩讯股份将人工智能视为“非常值得期待”的产业,并声称智能体与智算构成双轮驱动的核心引擎。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彩讯股份对AI的过度乐观,很可能会使其陷入“AI神话”的陷阱,盲目投资、盲目扩张,最终导致资源浪费和战略失误。彩讯股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AI的发展,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彩讯股份(300634):被机构“宠爱”的假象?

彩讯股份(300634)似乎受到了不少机构的青睐,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5家给出“买入”评级,1家给出“增持”评级。然而,这种看似乐观的评级,是否真的反映了彩讯股份的真实价值?还是仅仅是一种被操纵的“假象”?

机构评级的“共谋”:利益驱动还是价值发现?

机构评级,本应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现实中,机构评级往往受到各种利益的驱动,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备受质疑。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机构可能会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或者与上市公司存在业务合作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很可能会影响机构的评级结果,使其倾向于给出积极的评级,从而抬高股价,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我们不禁要问,这些给予彩讯股份“买入”或“增持”评级的机构,是否真的进行了充分的尽职调查?他们的评级依据是否充分?还是仅仅是受到了某种利益的驱使?

融资融券的“真相”:资金流动的秘密

融资融券数据,可以反映市场对一只股票的看法。数据显示,彩讯股份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69亿,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67.36万,融券余额减少。这意味着,投资者正在逐渐远离彩讯股份,不再看好其未来的发展。融资余额的减少,说明投资者正在偿还融资,减少对彩讯股份的投资;融券余额的减少,说明投资者正在减少对彩讯股份的做空。这些数据,都表明市场对彩讯股份的信心正在下降。与机构给出的乐观评级相比,融资融券数据似乎更能反映彩讯股份的真实状况。机构的“宠爱”,或许只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假象”,投资者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被其所迷惑。

Pos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