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回集團死亡衝鋒:上市夢碎在即,12億估值誰來接盤?

手回集团三度冲击港交所:业务萎缩、亏损加剧、合规风险高企

屡战屡败:第三次递表之路充满挑战

深圳保险中介平台手回集团,于3月7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前,该公司曾分别于2024年1月和7月两次尝试上市,均以失败告终。此次卷土重来,手回集团似乎并未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反而暴露出在经营、财务和合规等方面更为突出的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距离触发对赌协议中的回购条款仅剩4个月,而以其目前的资质来看,12亿元的一级市场估值显然过高。

公司概况:三大平台难掩业务单一困境

手回集团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以保险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人身险交易及服务平台。公司通过“小雨伞”、“咔嚓保”和“牛保100”三大平台,分别面向不同客户、代理人和合作伙伴开展业务。

手回集团三冲上市背后:业务萎缩亏损加剧,多次被罚合规风险高企 

虽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手回集团是中国第二大保险中介机构,占据7.3%的市场份额,但其业务结构单一的问题依然突出。超过99%的收入来自保险交易服务,且该项服务收入已出现下滑趋势。

内忧外患:业绩下滑与合规风险的双重打击

业绩“过山车”:营收净利双双承压

最新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2024年(简称报告期)手回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06亿元、16.34亿元和13.87亿元。在2023年达到顶峰后,2024年同比下滑15.11%。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3.56亿元和-1.36亿元。在2022年短暂盈利后,公司再次陷入亏损泥淖,且亏损总额较首次递表时进一步扩大。

手回集团三冲上市背后:业务萎缩亏损加剧,多次被罚合规风险高企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呈现“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受“报行合一”政策影响,长期寿险首年佣金率从2023年的31.7%降至2024年的21.5%,且行业整体进一步降佣金是大势所趋。

公司当前营收十分依赖长期寿险和重疾险的销售,二者合计占比超过总营收的70%,但2024年寿险保费下降6.9亿元,萎缩情况严重。依赖单一收入结构使得公司的盈利模式并不稳健,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财务状况堪忧:资不抵债,现金流告急

截至2024年底,手回集团的净资产为-7.40亿元,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同时,公司2024年净现金流减少1.75亿元,账上现金仅剩1.13亿元,难以支撑未来一年的所有费用支出。

监管趋严:合规风险如影随形

除了自身经营问题外,手回集团面临的合规风险更可能带来致命打击。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收到11张罚单,原因涉及虚假材料、未按规定使用条款等问题。且在处罚事件中,公司总经理黄龙也多次被并罚。

例如,2018年5月,“小雨伞”体系内的创信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因提交虚假高管信息被原江苏保监局警告,并禁止其一年内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手回集团三冲上市背后:业务萎缩亏损加剧,多次被罚合规风险高企 

2023年12月,创信保险销售公司又因未按规定使用银行账户、部分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不符合监管要求、未按规定建立或管理业务档案等原因被深圳监管局处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总经理黄龙也因此被处罚3万元。

频繁的违规行为表明手回集团在合规性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和漏洞,长此以往将对公司整体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自2021年起,中国实行了最新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加强了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整体监管,导致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整体渗透增速放缓,行业红利逐渐消失。不断加强的监管,使得在合规边缘试探的手回集团,极有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展业难题。

估值承压:对赌协议悬顶,未来之路在何方?

估值难题:市场认可度是关键

对于一家拟上市企业而言,除了经营和合规方面的问题,估值和对赌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手回集团当前的估值缺乏吸引力。

手回集团自成立至今共进行了三轮融资,在C轮融资后公司的投后估值达到12亿元。但在港股市场上,投资者对尚未盈利的平台化公司难以给出高估值。

作为平台化公司,手回集团并不生产保险,只是保险的“搬运工”。当下,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汇丰、友邦等大型保险公司早已拥有自己的保险销售平台。同时,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环境下,大型保险公司“去中介化”降成本的驱动力非常强。

面临被取代的风险,手回集团难以向市场讲述一个持续盈利的故事,12亿元的一级市场估值显得十分昂贵。

对赌倒计时:资金压力与经营困境

留给手回集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2024年1月首次递表时,公司和融资进入的股东们签署了新的股权协议,协议说明如果在首次递表后18个月内,或到2025年9月底尚未能成功上市,将会触发回购。

手回集团三冲上市背后:业务萎缩亏损加剧,多次被罚合规风险高企 

一旦触发回购,公司账上的现金将不足以用于股权赎回,届时极有可能直接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挑战与机遇:突围之路任重道远

在“去中介化”的进程中,展业难度会进一步增加。如何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有效应对佣金率下行,是手回集团长远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Post Comment